close
全球寂寞產業觀察
學學文創副董事長 數位時代總編輯   詹偉雄

一、寂寞產業的形成原因有二:

1. 個人化社會:

德國社會學家貝克(Becker)提出「愛情的正常性混亂」:八零年代的德國離婚率高漲與女性勞動力提昇有關,以往的女性是負責家中無給職的勞務,相對於男性負責家裡之外的勞務所得,這樣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改變,代表的電影為Mr. Smith,布萊德彼特飾演的男主人因為專業部分不及女主人安潔莉娜裘莉,必須低頭來挽救婚姻,這裡即說明了女性地位的提升;婚前的浪漫行為如無私奉獻在婚後已經不可能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自我生涯的規劃與追尋,夫妻雙方有一半必須為另一半之跳板。

2. 痛苦的私密化(privatization)
現代人追求更多的自我,這意謂著將產生更多的風險,寂寞為對另一個人的
呼喊,只有透過自己的消費才能消化情緒問題,這時心理醫生這行業需求量就大了!對他講話、他不會告訴別人且會是最忠實的聽眾,然後付錢,個人崇尚自由若達到最大化時,寂寞將永恆化、永遠存在,即成為一種產業!

二、寂寞產業群:

1. 寵物產業:
狗,Dogs are everywhere in Paris, why?人會因為追尋自我價值的提升而使兩人關係破裂,但狗無背叛行為。

2. 療傷產業:
(1) 勵志書:如投資理財書籍,都是投資的loser才會去看這一類的書
(2) 梁靜茹的歌:療傷用的、失戀為一種美。
(3) 芳香治療師:因為心情不好而去芳香治療,出來之後心情變好,治療師不僅需與人交談也必須有肌膚上的接觸,因此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女明星和治療師會產生戀情是很正常的。
(4) 心理醫師:王浩威多年前的價碼為一小時一萬六,你講話給他聽,卻要給他錢,代價不小。
(5) 交友平台:Yahoo交友;My Space.com;Match.com
(6) 虛擬團隊:全民開講、大話新聞;在一個想像的共同體裡有一團隊,共同支持著同一信念或同一政黨,全民開講裡有數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據統計表,可以打電話表達支持或反對,人們的心理因此獲得實在感直到入睡前的那一刻,因為不孤單了!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 (以前看了睡不著覺、現在卻是沒看睡不著!)

3. make stronger產業:
房地產的景氣反應在購買「豪宅」和「小套房」的數量,小套房是以個人為單位的形式,因此像是書店(如誠品)、瑜珈中心、夜店這些地方都是足以消除個人挫敗、灰心的好場所,半夜兩三點的誠品為寂寞的人所來的地方,它塑造了個人空間的閱讀,這一點在金石堂或其他連鎖書店是沒辦法的!

4. 美學部落:
如美國「紅襪隊」的球迷,因為之前有位非常厲害且有名的球員(Baby Bulmer我不知道也不會拼啦)被洋基隊買走了,紅襪隊被詛咒絕對不可以拿到冠軍,因此挑戰這樣不可能的任務為紅襪隊球迷最大的精神特質,2004年挑戰成功!台灣「茶裏王」會紅是因為品牌策略操作成功,把公司裡的年輕人討厭老人以及被壓榨的狀況表現出來,讓都市青年看了非常大快人心!

5. 學習產業:
現代人追求自我能力的強大與再強大,希望自己能處理人生中的難題,handle人生的各個關卡,當難以透過書本或閱讀而得到能力時,EMBA的流行或是其他的學習中心就產生了,我個人認為學習必須是互動式的,體驗式的,去教室化的,網路學習是不夠的,應該有一個workshop之類的平台,來互相討論及激盪思考。現在,歐美盛行冒險性的旅行,這是一種原始學習的方法,如雅魯藏布江縱走。(就是我的職業啦!課程規劃師)

三、結論:

我的上一代因為戰爭或逃難,造成恐懼自由而逃避自由,他們希望我們成為安安穩穩老死退休的公務員,但是自從我知道職業種類的多元之後,我對自己的期待是每天創造不同的可能,並以此自勉。

Q&A:

問:現今盛行的部落格(blog)是否為一種無病呻吟的型態?
答:不一定,有時後或許是有病呻吟喔!個人價值的提升與表現在這裡可以展現。

問:寂寞產業是否因性別而有不同?
答:日本來的名詞「宅男」以及最新聽到的「腐女」,腐敗的腐,因為女性常從事浪漫性的消費,男生在家裡不出門而女生卻拼命往外跑、因此我對寂寞產業的觀察是無性別之分,且有趨向中性化的可能。旅行歐洲的經驗是南歐等天主教國家因為多為集體行為,集體關係會左右個人的行為,所以較無寂寞產業的存在,相反的,北歐等崇尚自由主義個人行為的國家就很多了!我從宗教以及地緣關係發現了寂寞產業的分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rrisdina 的頭像
    morrisdina

    包子兄妹夢想家

    morrisd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